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愛國主義教育法
2023-10-31 09:22:58 |文章來源:華圖事業單位|事業單位考試網
【導讀】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愛國主義教育法,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交流群: 參加刷題、?、領取備考資料,考編路上不孤單!
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條,包括總則、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則。
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標志、祖國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跡等方面。在規定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并對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分別作出相應規定。
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是面向全體人民的教育,同時根據不同社會群體的特點,分別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特別是突出青少年和學校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在全體人民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和增進對中華民族和偉大祖國的情感,傳承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觀念,壯大和團結一切愛國力量,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國家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國家安全和國防教育,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國家安全和國防觀念,引導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
國家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辦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并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中。
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相關課程聯動機制,針對各年齡段學生特點,確定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內容,采取豐富適宜的教學方式,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系統性和親和力、感染力。
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和體驗相結合,把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各類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場館設施,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校外實踐活動。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活動,引導、鼓勵未成年人參加愛國主義教育社會活動
國家機關應當加強對公職人員的愛國主義教育,發揮公職人員在忠于國家、為國奉獻,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方面的模范帶頭作用。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列入本單位教育計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結合經營管理、業務培訓、文化體育等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單位應當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專業精神,宣傳和培育知識分子、專業技術人員、運動員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為國爭光的愛國情感和愛國行為。
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在市民公約、村規民約中體現愛國主義精神,鼓勵和支持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群眾性文化、體育等活動。
二、規定了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涵蓋了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壯美河山、憲法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等各個方面
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重大成就、歷史經驗和生動實踐;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五)國旗、國歌、國徽等國家象征和標志;
(六)祖國的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
(七)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等方面的意識和觀念;
(八)英雄烈士和先進模范人物的事跡及體現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
(九)其他富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內容。
國家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三、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各種活動,儀式禮儀,各種平臺載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發掘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紅色資源,推動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功能,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住房城鄉建設、文物等部門應當加強對文物古跡、傳統村落、傳統技藝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發掘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引導公民在游覽觀光中領略壯美河山,感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激發愛國熱情。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加強內容建設,豐富展覽展示方式,打造精品陳列,為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參觀學習提供便利服務,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應當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通過宣傳展示、體驗實踐等方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國家通過功勛榮譽表彰制度,褒獎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和其他重要紀念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紀念活動,舉行敬獻花籃、瞻仰紀念設施、祭掃烈士墓、公祭等紀念儀式。
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元旦、國際婦女節、國際勞動節、青年節、國際兒童節、中國農民豐收節及其他重要節日,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紀念慶;顒,增進家國情懷。
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出版單位等應當創新宣傳報道方式,通過制作、播放、刊登愛國主義題材的優秀作品,開設專題專欄,加強新聞報道,發布公益廣告等方式,生動講好愛國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建設,制作、傳播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網絡信息和作品,開發、運用新平臺新技術新產品,生動開展網上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四、為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支持愛國主義教育有效開展的保障措施作出了規定,并對有損愛國主義的行為設定了法律責任
國家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公民依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國家支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研究,加強多層次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訓。
對在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中央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建立健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認定、保護、管理制度,制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護利用規劃,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護、管理、利用的指導和監督。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完善免費開放制度和保障機制。
國家鼓勵和支持創作愛國主義題材的文學、影視、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書法等文藝作品,在優秀文藝作品評選、表彰、展覽、展演時突出愛國主義導向。
國家鼓勵和支持出版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優秀課外讀物,鼓勵和支持開發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面向青少年和兒童的動漫、音視頻產品等。
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侮辱國旗、國歌、國徽或者其他有損國旗、國歌、國徽尊嚴的行為;
(二)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
(三)宣揚、美化、否認侵略戰爭、侵略行為和屠殺慘案;
(四)侵占、破壞、污損愛國主義教育設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教育、文化和旅游、退役軍人事務、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網信、文物等部門應當按照法定職責,對違反本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行為及時予以制止,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應當責令及時消除影響,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負有愛國主義教育職責的部門、單位不依法履行愛國主義教育職責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模擬演練】
1.(多選題)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為:
A.侮辱國旗、國歌、國徽的行為
B.侵占、破壞、污損愛國主義教育設施
C.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
D.宣揚、美化、否認侵略戰爭、侵略行為和屠殺慘案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愛國主義教育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2024版《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三十七條,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侮辱國旗、國歌、國徽或者其他有損國旗、國歌、國徽尊嚴的行為;
(二)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
(三)宣揚、美化、否認侵略戰爭、侵略行為和屠殺慘案;
(四)侵占、破壞、污損愛國主義教育設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因此,選擇ABCD選項。
2.(多選題)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關于《愛國主義教育法》中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A.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B.祖國的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
C.國旗、國歌、國徽等國家象征和標志
D.英雄烈士和先進模范人物的事跡及體現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愛國主義教育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2024版《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六條,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一)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重大成就、歷史經驗和生動實踐;
(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五)國旗、國歌、國徽等國家象征和標志;
(六)祖國的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
(七)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等方面的意識和觀念;
(八)英雄烈士和先進模范人物的事跡及體現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
(九)其他富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內容。
因此,選擇ABCD選項。
手機端鏈接:https://m.sydw8.com/2023/1031/488747.html
掃碼關注事業單位考試公眾號,招考信息搶先看,備考資料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