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假推理之矛盾關系
2023-10-11 13:48:10 |文章來源:華圖事業單位|事業單位考試網
【導讀】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事業單位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假推理之矛盾關系,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交流群: 參加刷題、?、領取備考資料,考編路上不孤單!
真假推理的題型特征是題干中給出了若干個命題,提問方式真假明確,考查的題量一般較少,熟悉所有的邏輯關系和解題技巧以后,解決這類題也不會太困難。一般來說,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都是先找關系再看其余。而最先要找的關系就是矛盾關系。所謂矛盾關系就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非此即彼。因此,矛盾關系的特性就是必有一真一假,但需要注意的是兩句話的主體必須相同,話題一致才是矛盾關系,根據矛盾關系的特性和題干的真假限定就可以幫助我們來快速解決問題。
?嫉拿荜P系有以下幾種:
(1)“a是b”和“a不是b”
這種考查形式最為簡單,也很好判斷,例如“它是紅色的”和“它不是紅色的”等。
(2)“所有的S是P”和“有的S不是P”
例如“所有的學生都及格了”和“有的學生沒有及格”是矛盾關系。因為現實存在三種情況:所有都及格了,則“所有的學生都及格了”為真,“有的學生沒有及格”為假;有的及格了有的沒有及格,則“所有的學生都及格了”為假,“有的學生沒有及格”為真;所有的都不及格,則“所有的學生都及格了”為假,“有的學生沒有及格”為真。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是一真一假。
(3)“所有的S不是P”和“有的S是P”
例如“所有的學生都不及格”和“有的學生及格了”是矛盾關系。和(2)一樣有三種情況,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是一真一假。
(4)“A→B”和“A且¬B”
例如“如果我能得100分,則他不能”和“我得了100分,他也得了”是矛盾關系。
(5)“A或B”和“¬A且¬B”;“A且B”和“¬A或¬B”
根據德摩根定律,我們知道在或關系、且關系前面加上非號,去括號時分非號,或變且,且變或。
接下來以這道題為例:
【例】某高校決定送一名優秀的學生到某國家交流學習,5位老師趙、錢、孫、李、周對去哪個國家進行如下對話:
趙說:或者去美國或者去法國
錢說:不去加拿大
孫說:如果不是去意大利那么就去德國
李說:既不去意大利也不去德國
周說:既不去法國也不去美國
最終確定目的地后,發現以上對話中只有兩個人說對了,那么去的國家是:
A. 美國
B. 意大利
C. 德國
D. 加拿大
【答案】D
【解析】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若干論斷和真假限定,確定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關系。
趙:美國或法國
錢:¬加拿大
孫:¬意大利→德國
李:¬意大利且¬德國
周:¬法國且¬美國
趙說的“美國或法國”和周說的“¬法國且¬美國”為矛盾關系。
孫說的“¬意大利→德國”和李說的“¬意大利且¬德國”為矛盾關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據矛盾關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題干的真假限定,只有兩句為真,則兩句真話在兩對矛盾關系中,其余人說的話必為假,即錢說的話為假,根據錢說的話為假,可知:去加拿大。
因此,選擇D選項。
通過上述例題我們發現,可能存在多組矛盾關系,但都存在一真一假,結合題干的真假限定就能得到其余人說的話都為假,再根據這個確定的真假關系進行分析,就能得到答案。所以準確的找到矛盾關系,題目就能迎刃而解了。
手機端鏈接:https://m.sydw8.com/2023/1011/487397.html
掃碼關注事業單位考試公眾號,招考信息搶先看,備考資料送不停!